搜索
主观题

某项目经理承接一项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分包商,分成多个工程小组实施。为了保证合同履约,对合同能有效控制,项目经理对合同实施了监督,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1)施工现场的安排,人工、材料、机械等计划的落实。 (2)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 (3)会同项目管理的有关职能人员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本案例中项目经理对合同实施监督,所做工作符合要求吗?

查看答案
更多相关题目
热门题目
放散管是属于()工程的装置。某污水处理新建工程,主要包括沉淀池、泵站等单位工程。其中钢筋混凝土沉淀池长50m,宽20m。 基础底板和墙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池壁边墙高6.5m,厚550mm。 结构设计沿池壁长度方向在中间设一道伸缩缝。 结构底板与侧墙分两次浇筑,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项目部为保证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将水泥计算用量324kg/m3增至354kg/m3,选用坍落度25〜27cm,以增加混凝土入模的扩散性。 由于基坑开挖处理计划工期拖后,结构施工已进入7月份,边墙浇筑当日气温为35℃,混凝土入模测试温度为28℃。 有一车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因等待时间过长,坍落度损失较大,泵车泵送困难。 作业人员找现场施工员商量能否加一点水,恢复坍落度保障浇筑作业,施工员对此未置可否。 当浇筑完毕,现场采用喷水湿润的方式对池壁混凝土进行养护,拆模后发现有数条纵向分布,宽0.3mm的裂纹。 大型水工构筑物结构验收应如何进行? 一般情况下,管道的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倍。 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其土方路基工程施工时,K4+010~K6+085段路堤采用半填半挖,地面横坡陡于1:5,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及填料处理,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分层碾压。 路基碾压完成后,施工单位检测了中线偏位(合格率90%)、纵断高程(合格率85%)、平整度(合格率85%)、宽度(合格率88%)、横坡(合格率99.7%)、边坡坡度(合格率90%)、压实度(合格率95%)、弯沉值(合格率95%),根据检测结果施工单位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路面基层施工。 土质路基压实原则是什么? 某热力隧道工程,管线敷设方式采用暗挖工艺,承包方A将工程的一段分包给不具备安全施工资格的B单位,在B单位施工过程中,B单位未根据土层松散、不稳的情况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且不听承包方A派驻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三人死亡。 [问题] 承包方与分包方责任如何划分?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0+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十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某基层采用水泥稳定士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1)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下的P32.5号水泥。(2)水泥稳定土中的中粒土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10%。(3)施工最低气温为-5℃。(4)基层保湿养生不宜小于3h。(5)基层的压实厚度最多不超过30cm。 在该道路工程面层施工时,已进入冬期,施工项目经理部为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问题】1.水泥稳定土基层宜在哪个季节施工? 2.请指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的技术指标有哪些不妥之处,并改正。 3.当该道路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时,该项目经理部应做到哪些应对冬期施工的措施? 某项目经理承接一项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分包商,分成多个工程小组实施。为了保证合同履约,对合同能有效控制,项目经理对合同实施了监督,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1)施工现场的安排,人工、材料、机械等计划的落实。 (2)对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进行工作指导。 (3)会同项目管理的有关职能人员检查、监督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合同实施情况。本案例中项目经理对合同实施监督,所做工作符合要求吗? 某市政A公司中标承建某城市城南街区道路改建工程,该工程包括供热管线改扩建工程长2300m,管道直径DN250,采用Q235B,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建设单位将管道安装作为专业分包直接交由B公司负责,A公司负责土建施工和管道安装配合。 B公司制定了焊接工艺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管材、板材性能和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焊接质量保证措施等。对口焊接时,因对口间隙过大,B公司拟采用在焊口两侧加热延伸管道长度来进行对口焊接,总包技术负责人发现后,制止了此行为,要求B公司解决在对口间隙间夹焊异种钢问题。 B公司所提供的焊接工艺方案还缺少哪些内容? 某高架桥工程,其中有三跨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需现场浇筑,跨径组合为30m+40m+30m,桥宽18m,桥下净高9m。模板支架在已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的专项设计。项目经理为节约成本,就地取材,使用了附近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结构形式。 1.项目总工编制了变更方案,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即付诸实施。 2.方案中对支架的杆件强度作了验算。 3.项目经理按一般安全事故进行了处理,对死、伤者家属做了抚恤、补偿。 问题: 1.变更方案审批程序是否正确?应当怎样做? 2.对支架的验算是否全面? 3.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主梁时,支架与模板应满足哪些要求?注意哪些事项? 4.事故处理原则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