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甲公司从某银行贷款1200万元,以自有房产设定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经书面协议,乙公司以其价值200万元的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为甲公司的贷款设定抵押,没有办理抵押登记。后甲公司届期无力清偿贷款,某银行欲行使抵押权。法院拟拍卖甲公司的房产。甲公司为了留住房产,与丙公司达成备忘录,约定:“由丙公司参与竞买,价款由甲公司支付,房产产权归甲公司。”丙公司依法参加竞买,以1000万元竞买成功。甲公司将从子公司筹得的1000万元交给丙公司,丙公司将这1000万元交给了法院。法院依据竞拍结果制作民事裁定书,甲公司据此将房产过户给丙公司。 法院裁定书下达次日,甲公司、丙公司与丁公司签约:“甲公司把房产出卖给丁公司,丁公司向甲公司支付1400万元。合同签订后10日内,丁公司应先付给甲公司400万元,尾款待房产过户到丁公司名下之后支付。甲公司如果在合同签订之日起半年之内不能将房产过户到丁公司名下,则丁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甲公司支付违约金700万元,甲公司和丙公司对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在甲公司、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房产买卖合同的次日,丙公司与戊公司签订了房产买卖合同。丙公司以1500万元的价格将该房产卖给戊公司,尚未办理过户手续。丁公司见状,拒绝履行支付400万元首付款的义务,并请求甲公司先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房产过户到丁公司名下。甲公司则要求丁公司按约定支付400万元房产购置首付款。鉴于各方僵持不下,半年后,丙公司索性把房产过户给戊公司,并拒绝向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经查,在甲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签订合同后,当地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不大。 丁公司能否解除房产买卖合同?为什么?
查看答案
更多相关题目
判断题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的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的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的监督和管理。
查看答案主观题2014年5月,王某在电脑城里购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商家现场试机后电脑运行一切正常,王某交钱后就将电脑带回家使用。但使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电脑经常出现死机、黑屏现象,于是王某找到商家要求免费维修,商家以个人使用不当为由,非电脑质量问题而予以拒绝,否则要求李某自己出数百元钱做质量检测。问题: (1)本案适用何种举证规则?为什么? (2)若适用该举证规则,前述瑕疵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发现并导致争议?
查看答案单选题中外合作者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合作企业期限界满时,合作企业的()应无偿的归中方合作者所有。
查看答案判断题公安民警接受案件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先按照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办理过程中,认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办理。
查看答案单选题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网站著作侵权?()。
查看答案判断题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归属关系和保障财产归属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查看答案单选题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查看答案单选题在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
查看答案单选题()要求政府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查看答案单选题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的律典是()
查看答案
热门题目
甲公司得知乙公司正在与丙公司谈判。甲公司本来并不需要这个合同,但为排挤乙公司,就向丙公司提出了更好的条件。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也借故中止谈判,给丙公司造成了损失。甲公司的行为如何定性?1864年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会审公廨",最初设立于:() 下列哪一部宪法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使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 试述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及职能。 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作合同规定:外方合作者以现金和机器设备出资,占总出资额的70%,中方合作者以厂房和土地使用权出资,占总出资额的30%;合作企业合作期内所得收益首先全部用于偿付外方出资,在外方出资偿付完毕后的合作期限内,合作双方各按50%比例分配收益;合作企业合作期限为6年,合作期满后,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方合作者所有。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网站著作侵权?()。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法治中国”是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形式更加生动的法治建设,是全方位、系统化的三位一体法治建设。 执法人员在被暂扣执法证件期间,不得从事();执法人员被收回执法证件的,应当(),不得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把犯罪者晒成肉干的刑罚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