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观题

背景资料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m、DN3500mm钢管,采用顶管法旌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m改为8.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查看答案
更多相关题目
热门题目
桥梁支座安装发生梁端及梁间缝偏小时,应在保持梁体竖直和桥梁顶面中心线与墩台纵向中心线相一致条件下,按什么原则调整支座位置 背景材料: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7月至次年2月。该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示,责令暂停施工。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问题: 1.监理工程师发出暂停施工指令的原因是什么?其指令方式有哪些应改进的地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问题在哪里? 3.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该道路工程有哪些违反了操作规程?为什么? 5.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规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水()给水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功能分,可分为()、中间站、换乘站、区间站和通勤停靠站。 按车站设置的位置可分为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按车站的运营功能不同可分为始发站、中间站、换乘站。按站台形式可分为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和()车站。 为什么要考虑交通枢纽?为什么要建立换乘车站? 列车跳站停车分为()和列车空驶跳站停车两种。 石料中与沥青粘附性好的是酸性石料。 当车站遇大客流时,须组织()客流控制、站厅付费区客流控制、出入口(站厅非付费区)客流控制的三级客流控制原则。 城市燃气管道施工与安装要求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中压燃气管线工程,管径DN300mm,长26km,合同价3600万元。管道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地质勘察未探明的废弃砖沟,经现场监理口头同意,施工项目部组织人员、机具及时清除了砖沟,进行换填级配石处理,使工程增加了合同外的工程量。项目部就此向发包方提出计量支付,遭到计量工程师的拒绝。 监理在工程检查中发现: (1)现场正在焊接作业的两名焊工是公司临时增援人员,均已在公司总部从事管理岗位半年以上; (2)管道准备连接施焊的数个坡口处有油渍等杂物,检查后向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 2.问题 (1)项目部处理废弃砖沟在程序上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的程序。 (2)简述计量工程师拒绝此项计量支付的理由。 (3)两名新增焊工是否符合上岗条件?为什么? (4)管道连接施焊的坡口处应如何处理方能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