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观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25+200~+340m处有一座5×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用木材按设计尺寸制作,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浇筑腹板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问题]: 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措施是否合理? 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
更多相关题目
热门题目
路面各结构层间采用搭接流水方式时主要的搭接类型有()。纵向施工缝的()缝壁应满涂沥青。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案例答案解析题: 案例背景资料(04考点): 某高速公路项目,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级配碎石,项目经理部决心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搞好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做了包括如下环节的工作: 1、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了技术交底; 2、为真正落实公司的现场技术管理制度制定了执行细则,其中,为避免放样偏位,特别强调了落实测量双检制; 3、将以下a)、b)、c)三项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a)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b)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c)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4、铺筑了沥青混凝土试验段; 5、在底面层施工前,进行了测量放样和基层清扫; 6、加强质量检查控制,如开工前检查、工序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等。 问题: 1.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还应设置哪些质量控制关键点? 2.铺筑沥青混凝土试验段的目的是什么? 3.底面层施工前,除测量放样和清扫基层外,还要进行什么重要工序? 4.请列出其他现场质量检查控制手段。 在软土路基上直接填筑路堤,水面以下部分可用()填筑。 关于砂井和袋装砂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基床以下路堤应选用()和()、()填料。 袋装砂井打设导轨应垂直,沉管时应用()控制垂直度。 袋装砂井施工时,应连续() 沥青路面集料粒径规格以()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土工网垫搭接宽度不应小于(),土工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