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多选题

体积大于10000m3、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为5000m2的歌舞厅应设下列()建筑消防设施。

A.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B.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C.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E. 建筑灭火器

查看答案
更多相关题目
热门题目
某单层堆垛储物仓库,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为2500m2,储存物质为用塑料瓶盒包装的成品罐装饮料,储物高度为3m,其塑料瓶盒包装质量超过本身质量的1/4(包装)。仓库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哪几类哪几级?案例中的仓库属于哪一类? 某大型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厂区外设有原油储罐区,在场内设有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油品通过输油管道和铁路及公路进行运输,并且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储存区和生活区分开设置,厂区内外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火栓给水系统及泡沫灭火系统等;为了预防火灾发生,确保消防安全,该企业采取了下列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安保部为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2)该企业内、厂外储油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厂内所有甲乙类生产装置或厂房,变、配电站,易燃易爆材料仓库等均被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且设立了明显的消防安全标识,配备了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3)企业建立健全了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逐级岗位责任制。 (4)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与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 (5)单位对进厂的每一个员工均要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并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6)设立了企业专职消防队并在各个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成立了义务消防队,制订了灭火预案,适时开展消防演习和演练。 (7)对开展消防工作有功或有过人员及时予以奖惩。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该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哪些? 某建筑地下2层,地上40层,建筑高度137m。总面积11600m³,没有相应的消防设施。地下二层设有消防水泵房和540m²的室内消防水池。屋顶设置有容积为40m³的高位消防水箱,其最低有效的水位为141.000m,屋顶水箱进内分别设置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稳压装置。 消防水泵房分别设置2台(1用1备)消火栓给水泵和自动喷水给水泵,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为高、中、低三个分区,中、低区由减压阀减压供水。地下二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是集中设置8个湿式报警阀组,在此8个报警阀组并安装了1个比例式减压阀组,减压阀组前无过滤器。2015年6月,维保单位对该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进行了检测,情况如下。 检查40层屋顶试验消火栓时,其栓口静压为0.1MPa;打开试验消火栓放水,消火栓给水泵自动启动,栓扣压力为0.65MPa。 检查发现,地下室8个湿式报警阀组前的减压阀不定期出现超压现象。 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打开40层末端试水装置,水流指示器报警,报警阀组的水力警铃未报警:消防控制室未受到压力开关动作信号、5min内未接收到自动喷水给水泵自动信号。 1.【题干】简析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是否符合消防规范规定。 2.【题干】屋顶试验消火栓静压和动压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如何解决? 3.【题干】简述针对该消火栓系统的检测方案。 4、简述地下室湿式报警阀组前安装的减压阀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指出40层末端试水装置放水时,报警阀组的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未动作的原因。 管网冲洗时当出口处水的()与人口处的水基本一致时,可结束冲洗。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m2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游泳场所除外)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法最适合采用__(1)__来实现。查找树中,由根结点到所有其他结点的路径长度的总和称为__(2)__,而使上述路径长度总和达到最小的树称为__(3)__。它一定是__(4)__。在关于树的几个叙述中,只有__(5)__是正确的。空白(3)处应选择()调试湿式报警阀时,在试水阀处放水,当湿式报警阀的进口水压力大于()MPa时,放水流量大于11/s,报警阀应动作。若经过设计分析计算,采用“防火分隔带”对展厅进行特殊防火分区的划分能够满足防火功能要求,针对本项目请说明划分防火区域后如何采用有效的灭火和防烟措施。材料全屏明福购物广场是一家消防重点单位,2015年3月对消防设施进行年检,检测人员打开湿式报警阀组上的试验阀,水力警铃动作,按规定方法测量水力警铃声强为65db,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接收到报警阀组压力开关动作信号,自动喷水给水泵未启动。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9【简答】本案例中存在问题及自动喷水给水泵未启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