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所采用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反应。
- 判断题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加标的原则是加标浓度合理。
- 单选题衡量实验室内测定数据的主要质量指标是()
- 判断题监测人员在未取得合格证之前,就可报出监测数据。
- 单选题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 单选题某一含有多种重金属的含氰废水,分别用酒石酸-硝酸锌、磷酸-EDTA两种方法预蒸馏,测定馏出液中氰化物,其结果是前者比后者含量()。
- 单选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酞酸酯类化合物时,所有的玻璃器皿在临用前必须按()顺序洗净。
- 主观题简述吸附酞酸酯类化合物的XAD-2树脂应如何准备。
- 主观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时,检测器为(),检测波长()nm。
- 主观题计算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苯并[a]芘时,采样体积为1.00m3,采样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102.4kPa。采样后滤膜经环己烷提取后,浓缩定容至1.0ml,进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样量为10l时,苯并[a]芘含量为1.6ng,试计算空气中苯并【a】芘的浓度
- 单选题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酞酸酯类化合物时,实验室用水必须是()。
- 主观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分析色谱柱为(),流动相为()。
- 主观题苯酚类化合物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 主观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时,所用色谱柱为()。
- 主观题计算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时,采样体积60.0L,采样温度为25℃,大气压力为99.0kPa。采样后滤膜经乙腈洗脱后,浓缩定容至10.0m1,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样量为10μl时,醛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6ng,试计算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
- 主观题计算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时,采样体积为24.0m3,采样温度为15℃,大气压力为100.4kPa。采样后滤膜等分成5份,将1/5滤膜放入10m1具塞玻璃离心管,准确加入5.00m1乙腈,超声提取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样量为10μl时,多环芳烃含量为0.5ng,试计算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
- 主观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醛和酮化合物时,使用()溶剂洗脱采样管。
- 单选题玻璃电极法测定水的PH值时,温度影响电极的电位和水的电离平衡。需注意调节仪器的补偿装置与溶液的温度一致,并使被测样品与校正仪器用的标准缓冲溶液温度误差在±()℃之内。
- 主观题用重量法测定矿化度时,如何消除干扰?
- 单选题玻璃电极法测定水的PH值时,在PH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钠离子存在而产生误差,使读数(),通常称为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