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题目 全部题目
- 主观题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城市建成区约15 km2的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测量项目,要求查明所有管线的权属单位,并建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档案资料记载,该城市的排水管道为水泥管或方沟,给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管线等为导磁金属管线。设计依据:
- 主观题为满足某市对现势地形图的需要,根据该市测绘条例的要求,需要对平原地区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进行新一轮的更新,面积大约2500km2。前期已安排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及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空中三角测量(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的任务1.测区概况测区大部分为平原,西部有少量的山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90%。最低点高程20m,最高点高程68m。测区内的城区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郊区以村落式民居为主。2.航摄资料采用数码航摄仪
- 主观题为满足×××工程的需求,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
- 主观题某地区为海岛综合开发建设,利用现有二等大地控制网成果,布设了覆盖沿海岛屿的
- 主观题某市某区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全区城镇地籍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涉及区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的调查面积约36km2。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1:500地籍测绘、宗地图测绘、面积计算、城镇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等。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了验收组,依据《第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在验收城镇地籍成果时,对数据库、元数据、地籍图、宗地图、统计表格、文字报告进行了检查;在验收地籍调查成果时,内业抽取50%、外业抽取5%进行了检查,其中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了:(1)平面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2)观测记录是否齐全、规范;(3)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高程施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设计;(4)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等。在细部测量外业检查时,验收组实地采集了10个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查并评定了精度。【问题】1.简述在城镇地籍数据库验收中,地籍图和宗地图检查的内容。2.补充完善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的内容。3.细部测量外业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正确的方法和内容。
- 主观题1)工程概况根据××测绘及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单位规定:导航电子地图上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及周边信息每6个月更新一次,省级及以下道路及周边信息每1年更新一次,背景地图每1年更新一次。现需要对××地区导航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确定开展外业调查,对区域内的道路、兴趣点及地名等进行采集并处理,以完成对该地区导航数据的更新,满足用户的需要。2)问题(1)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道路网络信息采集的方法。(3)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数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提交。
- 主观题某市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与东部卫星城间交通压力日益加重,为此拟建一书按高速公路标准,时速80km/h的城市快速路,线路长12km。初测阶段,需测绘规划路沿线1:500带状地形图,宽度为规划红线外50m,遇规划及现状路口加宽50m,同时调查绘图范围内地下管线。定测阶段,进行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测绘成果采用地方坐标系和地方高程系。城市已建
- 主观题1.任务概况××市交通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交通委”)是政府交通决策部门,下辖“两局一队”,即路政局、运输管理局和交通执法总队,主要负责运筹决策交通发展建设,领导改进交通行业管理工作,协调解决交通运行中的重大综合性、突发性问题。路政局负责组织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为市交通委决策提供支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城养中心”)是路政局直属单位,具体承担城市道路养护情况和占掘路情况的巡查工作;承担城市道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计划、设计、预决算的技术审评工作;承担城市道路养护有关情况的收集、整理工作。2.目标和主要任务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子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为:一要实现“业务管理、资源整合、横向管理”三位一体化,动态静态联动管理相结合,推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业务体系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转变;二要实现城市道路巡查信息采集、上报、养护任务下发的信息化管理,促进养护信息在养护中心、巡检大队、养护责任单位之间的共享。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本案例针对系统部署和集成方面设定了以下目标和主要任务:(1)系统部署。指导系统开发者实施部署过程,指导用户建立部署环境。(2)系统集成。对系统数据的集成,对系统功能模块的集成,对系统表示的集成。3.使用对象(1)××市交通委。(2)××市交通信息中心。(3)××市城市道路养护中心。[问题]1.本系统部署的基本单位及其构成是什么?部署模式主要分为哪几类?2.根据案例,介绍系统集成的内容、方式、步骤以及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 主观题1)工程概况按照更新周期要求,需对××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现已开展了外业调查,采集了区域内的道路网络信息、检索信息(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图形信息等内容。目前已完成对该地图的外业采集更新,现需要根据外业更新成果对现在的导航数据产品更新,制作完成新版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2)问题(1)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内业数据录入的主要内容。(2)简述导航电子地图产品制作的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内容。(3)简述导航电子地图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测项目、内容及检测方法。
- 主观题××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经开发完成,在此基础上,根据导航应用软件开发流程与要求,对数据进行编译、功能设计,并集成开发导航应用软件,为××地区的导航市场提供一套完整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问题】1.简述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编译的主要过程。2.简述导航电子地图产品系统集成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主观题任务:××测绘单位通过招标承担了××镇的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程.<br>测区概况:本测区面积约20km2.测区内约70﹪为平原地区、约30﹪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主要有村庄和耕地,丘陵地区主要有村庄、山坡地和山丘,山丘较高,山沟较深,但山上树木不多、以灌木为主.<br>测区既有资料:测区内有国家二等点2个、d级gps点4个、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这些点可作为本工程平面、高程控制起算点.<br>设备:测绘单位用于该工程的测量设备有:gps接收机4台套、2″全站仪4台套、s3光学水准仪2台.<br>[问题]<br>1.简述测绘单位用于该工程的测量设备的作用是什么?<br>2.根据测区地形和已有测量设备情况,简述该测图工程可采用的碎部点数据采集方法.<br>3.简述该测区碎部点的选择方法.
- 主观题1)概述根据××市政府工作需求,计划编制《××市地图集》,该地图集为普通地图集。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市域,现已收集了相关资料有地图、遥感影像、图片、文字资料、统计数据等。任务周期:6个月。××测绘单位承担了此项工作。2)问题(1)简述普通地图集内容目录设计。(2)简述普通地图集的编排设计。
- 主观题某市交通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
- 主观题某单位拟在一山坡上开挖地基新建一住宅小区,范围内现有房屋、陡坎、小路、果园、河沟、水塘等。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工程开挖土石方量的测算任务,外业测量设备使用一套角精度为2″的全站仪,数据处理及土石方计算采用商用软件。(1)距山脚约500m处有一个等级水准点。在山坡上布设了一条闭合导线,精度要求为1/2000。其中,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结果见下表。(2)在山坡上确定了建设开挖的范围,并测定了各个拐点的平面坐标(x.y).要求开挖后的地基为水平面(高程为h),周围坡面垂直于地基。(3)采集山坡上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的位置及高程。为保证土石方量计算精度,采集各种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碎部点的采集间距小于20m。(4)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然后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经质检无误后上交成果。【问题】1.列式计算本项目中导线测量的方位角闭合差。2.本项目中哪些位置的地形特征点必须采集?3.简述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开挖土石方量的步骤。4.简述影响本项目土石方量测算精度的因素。
- 主观题"××中心"位于×××商务区核心区,楼高88层,建造高度超450m,规划为超高层多功能商务综合体,地下4层,集写字楼、酒店、商业、会议等功能于一体,按国际5a级标准设计…….<br>业主方委托某甲级测绘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br>工作内容:包括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br>[问题]<br>1.作为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了顺利完成该项目,应投入哪些设备?投入设备用于完成哪些工作?<br>2.建筑施工放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本工程施工测量中最重要的内容什么?<br>3.如何利用激光投点仪进行竖向传递?<br>4.使用全站仪放样与使用gps-rtk放样有何异同?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有哪些?<br>5.简述该线路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br>6.简述线路定测的内容和方法.<br>7.简述线路平曲线及其测设方法.
- 主观题××市拟开发“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1)系统建设目标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实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基础信息库建立、更新调查内业处理、日常变更调查、年度土地统计数据上报等农村地籍管理工作。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管理、高效智能无缝拼接处理、多源数据融合、动态更新维护等特点。2)系统建设任务(1)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2)软件应用软件平台的研制。3)提交成果(1)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及入库技术方案;(2)全套技术文档;(3)农村地籍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一套。4)问题(1)简述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总体思路。(2)简述
- 主观题××市拟建设“面向公众服务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1)已有数据(1)1980~199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2)1992~1996年第一次土地利用详查数据;(3)1997~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4)2001~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6)1987~2000年第一轮、1997~2010年第二轮、2006~2020年第三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7)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储备规划;(8)1980-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5年一期。2)全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要求针对××市土地利用相关数据来源、类型、结构、格式、统计口径、时间节点、空间尺度等存在差异的现状,研究多源、多尺度、异型异构的土地利用信息整合技术,以及增量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对数据进行批量采集、分析、协调、融合,并进行示范区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建立元数据和数据字典,以便于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
- 主观题数字正射影像图
1)工程概况
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测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工作和1:1万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生产。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工作。
2)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2 。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
3)主要技术依据
(1)《1: 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 9 77—2012)5
(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3990—2012);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CB/T 20257.2—2006);
(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9. 3—2010);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4)航摄资料
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为1:2万,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200km2,设计航高为3040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 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1610m,航线间隔D=2990m。测区共布设1 4条航线,每条航线5 0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700张。
5)控制点资料
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6)问题
(1)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需要哪些已知数据?
(2)画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流程图。
(3)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4)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应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 主观题基于卫星影像的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
1)工程概况
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利用卫星影像数据生产该地区的1:5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前期已经完成了该地区SPOT 5、ALOS卫星遥感全色波段影像(地面分辨率2. 5m)及多光谱影像(地面分辨率10m),作为制作1:5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的基础影像。
2)主要技术依据
(1)《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规定》(2版,国家测绘局,200 7年);
(2)《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航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卫星影像正射数据生产技术规定》(2版,国家测绘局,200 7年);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2012);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 1015. 3—200 7);
(5)《1: 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2340—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3)控制点资料
外业控制成果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 9 85国家高程基准。该成果作为卫星影像纠正的基础控制资料。
4)1:5万DEM数据
整个测区有相关单位提供的DEM数据。该数据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格网间隔为25m,精度为7m。
5)1:5万DRG数据
整个测区有相关单位提供的DRG数据,格式为GEOTIF 。该数据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6)问题
(1)卫星遥感影像与常规航空影像有哪些不同?
(2)画出基于卫星影像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的生产流程图。
(3)基于卫星影像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应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 主观题为了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 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和1:2 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于××年××月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并完成了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的任务。 测区为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 500 km<sup>2</sup>。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 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 m。<br>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 km<sup>2</sup>,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br>主要技术依据如下:<br>1.《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br>2.《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br>3.《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br>4.《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GB/T 23236—2009);<br>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 17941—2008);<br>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br>7.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br>8.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br>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8 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18 cm*18 cm,航摄仪焦距为152 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 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br>航摄总面积为3 500 km<sup>2</sup>,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每条航线8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5 040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br>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br>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平坦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丘陵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8个平高点;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保证所有同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br>问题<br>(1)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点的选刺有何要求?像点坐标量测包括哪些内容?<br>(2)计算航带模型连接平面位置较差限差和高程较差限差。<br>(3)空中三角测量的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