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
- 主观题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系统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 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送入燃煤锅炉。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9和30k9;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
- 主观题2014年9月20日凌晨,某煤机配件厂金属切削机床车间的镗工昊某与新某在车间加班,加工转轴支架零件。其中用于固定铣刀的梢铁超出主轴直径80mm。20日凌晨4点,昊某在镗床主轴转动时进行测量工作,被超出主轴的梢铁挂在主轴上并将其甩过,使其头部撞在机床导轨上,新某发现后立即找到值班人员并通知单位领导,同时立马抢救伤者,当医生赶到时,判定吴某已经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主观题 集市一化工厂,占地面积为15公顷,有员工135人,其员工主要为周边村庄百姓。2015年8月14日9时,磺化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按照投料比例加氯磺酸至反应釜中。其中,王某于5月1 4日刚来到工厂工作,且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加入催化荆和滴加硝基苯后,由于蒸汽压力不够。当班没有进行升温操作;下一班次同样没有进行升温操作。15日8时另一班次操作人员接班,10时开始对反应釜进行升温,升温时间持续2h。15日20时,该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接班后检查反应釜温度为120℃,继续采取保温措施。16日5时送样化验,发现反应釜中硝基苯含量大于6%(正常值应小于0.1%),但未采取任何措施。在此作业期间,生产车间主任曾于15日21时对工人到岗情况进行了简单巡视。随后就先行离开。16日7时45分左右,磺化釜回流片式冷凝器搪瓷破裂,钢板被盐酸腐蚀穿孔,造成片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进入磺化釜,与氯磺酸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产生大量氯化氢和三氧化硫,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引起冲料和爆炸。该事故当场造成王某死亡,2人受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应由谁组织进行调查?2.该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3.分析该化工厂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4.该化工厂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什么义务?5.化工厂采用反应釜这类压力容器时,其安全生产技术的要求有哪些?
- 主观题×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伤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时价)。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2米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 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4个门,2个被封死,1个用铁栅栏与厂房隔开,只有l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0.8米宽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弓l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吹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 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说情。{
- 主观题某酒店是由甲市乡镇企业局与乙市某股份公司合作兴建,其中乙市某股份公司出地,占地面积为1250m2,占大楼40%的股份;甲市乡镇企业局出资480万元,占大楼60%的股份。酒店原设计为内部招待所,基建工程于2008年6月动工,2010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楼高9层共31m,建筑面积为7130m2,一楼是大堂、商场,二楼是餐厅,三~九楼是客房。2010年4月~2014年9月,酒店由甲市乡镇企业局直接负责经营,法定代表人是甲市人民政府驻乙市办事处主任欧某。2014年9月,甲市乡镇企业局将酒店整栋大楼承包给乙市某国际贸易公司经营和管理,该公司总经理姜某又将二楼餐厅多次转包。 2015年7月17日凌晨1时50分时,酒店对面水产批发市场的一名个体户和一名骑自行车路过的群众,发现酒店二楼肥肥火锅城靠北角的房间起火,即告知在一楼大堂值班的保安员,保安员上二楼看到影碟机房(楼层经理刘某的住室)着火,见房门上了锁,就回一楼打电话找酒店值班经理,未找到人,然后再上二楼拟用灭火器灭火,但不会使用;打开消火栓开关又没有水。此时火已蔓延,该保安员再跑回一楼大堂给各楼层服务员打电话,最后才想起拨打119报警。市公安消防局指挥中心于2时16分接到报警,先后调动了5个消防中队,共13台消防车、1 20名消防员赶到现场灭火救人。其中一消防中队首先于2时20分到达现场,由于采取措施得力,仅用10分钟就将火扑灭。 消防员到场后,三~九楼的旅客纷纷涌向窗口,挥动毛巾、床单、衣物呼喊救命。市消防局领导果断采取措施,利用4台云梯车,在酒店的东西两侧升高救人,同时组织消防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各楼层,采取背、抬、扶等方法,共抢救和疏散222人。事故致使9名消防队员吸入浓烟晕倒在现场,负伤住院。 起火前,二楼肥肥火锅城由四川人姚某承包,三~九楼客房由姜某负责经营管理,酒店法定代表人仍是甲市人民政府驻乙市办事处主任欧某。起火当晚,酒店入住旅客为243人,其中有外地来乙市的旅游团6个,共139人,其他住客及员工共104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为保证疏散的安全,疏散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的要求有哪些? 2.建筑灭火器设置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 主观题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9万t)入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3号侧罐(长约40m、宽约10m、高约20m)的外板。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10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铲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6人开始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换器通过软输入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但是在开始打眼和切割约1h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人和清除泥渣的1向油罐外逃避,其中6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 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在相;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3号侧罐内的作业,清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计划。明火作业时,充分注意到了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充分考虑的事项。像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 这起事故存在的问题是:(1)罐底部盛水不足。(2)消防水管虽然拉进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须采取的措施:(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6)配备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并掌握使用方法。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是什么?2.进入设备内工作应做好哪些安全防护?3.进入设备内动火...
- 主观题广东省东莞市兴业制衣厂“5•30”特大火灾事故1991年5月30日凌晨,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田边管理区盆岭村个体户(挂名集体)王某一、王某二两对夫妇办的兴业制衣厂(来料加工企业),发生特大火灾,全厂付之一炬,造成72人死亡,4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1989年期间,王某两对夫妇自筹资金建成一幢四层楼的厂房。同年11月以王某二之名签领营业执照开办石排镇兴业制衣厂,并与香港三裕公司签订来料加工协议,生产塑料雨衣。此后,在招收工人、生产、管理等方面都由王某一负责。投产后,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楼,原料、成品、废料、易燃物品胡乱放置。5月30日,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后扔下烟头引燃易燃物。当日凌晨4时20分左右,厂一楼突然起火,存放在楼层的大量生产原料
- 主观题2014年5月28日下午,某县正在建设的某大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由于施工、建设单位严重违反桥粱建设的法规标准、现场管理混乱、盲目赶工期,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严重失职,勘察设计单位服务和设计交底不到位,该县和自治州两级政府及省交通厅、公路局等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未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0号桥台一侧3~4m宽范围内,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塌。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主要有哪五类伤亡事故?2.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由什么构成?3.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什么?
- 主观题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l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主观题某化工厂原料和中间产品有火灾、中毒危险,最终产品是氯气。上级单位要求化工厂制.事故应急预案,厂长甲将任务交给厂调度室主任丙,主任丙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自利用业余时间独自编制事故应急预案。三个月编好后交给厂长甲,厂长甲看后做了如下批示:1.发生事故后先保重要设备再抢救人员,符合“无私奉献的精神”。2.事故应急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担任,符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发生事故后由公安消防部门通知附近居民,体现了生产不扰民的原则4.发生事故后由厂长甲向当地“安监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程序合理清晰。5.应急设施设备评估合理。厂长甲即令打印下发执行。之后,厂长甲要求主任丙组织一次演练,主任丙编制了演练步骤,演练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的下风向的空地上:第一步:打开氯气库房大门并打开一瓶氯气,使少量氯气释放到空气中。第二步:参演人员
- 主观题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对制备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送电系统。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将煤送入燃煤锅炉。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
- 单选题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情况复杂,要求必须使用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的系统。某地施工时外部配电网提供了仅具有工作零线的系统,因此必须对电网进行改造,在总配电柜处单独引出保护零线并接地,实现了现场应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的单独使用,则该系统属于()系统。
- 单选题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单选题根据《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20号),C公司变更法人代表后,应及时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变更手续时,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为()。
- 单选题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业〔2012〕16号),C公司2016年属于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为()万元。
- 单选题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该起火灾属于()。
- 多选题甲接到井下发生火灾的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包括()。
- 多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 单选题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如果A企业配电室内的配电柜发生火灾,该火灾的类别为()。
- 单选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如果冷冻库内液氨泄漏导致人员伤亡,则该类事故类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