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氧化反应中的氧化剂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遇到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易引起燃烧或者爆炸。下列物质中,属于强氧化剂的是( )
- 单选题下列关于瓦斯燃烧和爆炸的区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在20 m巷道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0m3/min,且持续时间在()以上时,该采掘区域即可定为瓦斯喷出危险区域。
- 主观题 2010年3月21日15时2分,某省某县某乡一机木船在从该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开往某乡途中沉没。船上137人全部落水。经抢救脱险33人,死亡70人,失踪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3万元。 <br /> 3月21日正值某乡赶场,14时50分,该乡某村鲜某等8人,驾驶由他们集资1.12万元,私自建造的木货船从该乡金沙江岸冒水孔处载129人,香烟34箱,化肥15包,拟驶往某乡。船由鲜某担任驾驶长,在船尾负责掌舵,张某担任副驾驶{(领航员),张某、田某负责操纵机器。 <br /> 船起航后沿左岸(四川岸)顺流而下,行走约800m进入浪区后,船首四次上浪进水,乘客慌乱,领航员张某向驾驶长鲜某大声喊叫调头靠岸,鲜某即压舵加车向左转向,准备停靠左岸,在调头中船身向右倾斜,船舱大量进水,右机被水闷熄。此时乘客更为恐惧,纷纷跳水,跳水的作用力将已近岸的船蹬出回流区,船搭上主流区,更加失去平衡,大量江水倾注舱内,船首开下沉。船尾部抬离水面,左机空转飞车,船完全失控。随后随急流下冲,先头后尾逐渐沉没于起航处1000m的江中。 <br />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作了重要指示。由交通部、该省人民政府头,公安部、交通部、监察部、劳动部、农业部和该省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3.2”事故调查组,该省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深入事故现场进一步调查。 <br />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br /> 1.《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 <br /> 2.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主要有哪些?<br />
- 主观题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涉及哪些类别?<br />
- 多选题该造船厂可采用的阻火及隔爆装置有()
- 单选题下列关于瓦斯燃烧爆炸区间说法中,正确的是()。
- 多选题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
- 多选题4.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主观题简述煤矿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 主观题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系统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 <br />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送入燃煤锅炉。 <br />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m3,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m3)。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m3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院内有2个20m3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m(汽油的密度为750kg/m3,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 <br />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t,汽油在贮存区的临界量为20t。 <br />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分析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br />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应的物质是什么?<br />3.指出该热力发电厂存在的危险源并计算其储量。<br />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装置有哪些?应采用哪些安全装置或设备?
- 主观题 3 .谈谈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