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主观题

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其中污水泵房地下部分由机器间、集水池组成,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泵房平面呈长方形,总长30m,总宽20m;底板厚1200mm,墙厚为500mm,墙高5m。施工组织将底板和墙体分两次浇筑。 为增加混凝土和易性,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经与现场监理协商将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由计算用量340kg调至390kg。墙体施工进入热期,浇筑时混凝土人模温度达到28℃,墙体养护14d后拆除模板发现有数条纵向宽0.3mm左右的裂纹。 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拟在墙壁和集水池顶的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即拆除所有模板,以便周转使用。 项目部向企业提交月度施工进度报告,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综合描述,包括:施工计划的原定目标及实际完成情况、报告计划期内现场的主要大事记(如停水、停电、事故处理情况)、收到(建设方、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等)指令文件情况等。 问题 (1)泵房底板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2)根据背景分析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3)施工人员拟采取的拆模方案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项目部的月进度报告内容是否齐全,若不全,还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更多相关题目
热门题目
接触网按照结构可分为架空式接触网和(),而架空式接触网按悬挂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 背景某城市高架桥工程,全桥共56跨,每跨长30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简支T型梁,下部结构为1.2m×2钻孔灌注桩上接承台、墩柱。桩的设计埋深18.0m,需穿透2层砂层和1层3~4m厚的砂砾石层,采用反循环钻成孔工艺;钻进作业前,场地经简单平整后即埋设1.3m钢护筒;钻孔抽排出的卵石颗粒较大,成孔后检测发现钻孔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墩柱浇筑前检查墩柱钢模板安装尺寸符合要求;泵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现钢模板下端缝有灰浆跑出,确认是两条螺栓丝扣滑移所致,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拆模后发现墩柱底部接缝处混凝土有麻面缺陷。2.问题(1)钻机安装前准备工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给出正确做法。(2)试分析造成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原因。(3)就墩柱麻面缺陷,指出属于项目哪些管理人员应负的责任? 铸钢支座安装,支座各层受力接触面之间应()。 地铁一号线奥体中心~迈皋桥站采用()运行,客车由奥体中心站经上行线至迈皋桥站,经折返线到下行线,再由迈皋桥站经下行线到奥体中心站循环运行。 试述地面集水时间的含义,一般应如何确定地面集水时间? 施工作业系统计划内的各项作业应注明施工日期、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内容、作业区域、负责人、安全事项、()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按照事故的程度和性质分为()、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四类。 背景资料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m、DN3500mm钢管,采用顶管法旌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m改为8.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闸阀填料涵泄漏的故障排除方法是什么? 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所达到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及()。